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主题教育成果,7月10日至11日,围海股份第二党支部组织党员赴开封、洛阳两地,开展为期两天的沉浸式红色教育活动。活动以"参观+研讨"的创新形式,通过实地探访革命遗址、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构建起立体化党日学习体系。
7月10日上午,支部党员前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刘青霞故居纪念馆。在展区内,同志们驻足凝视"巾帼英雄"专题展板,通过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系统了解这位近代民主革命家的传奇人生,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刘青霞投身革命、创办学校、热衷公益、传播思想等方面的生平和革命事迹,追忆女中豪杰刘青霞“乐善乡梓,兴办教学”的大爱情怀,以及“襄注革命,天下为公”的伟大壮举。全体党员从刘青霞的动人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真切感受到她对新学教育、女子教育的执着追求和对社会的无私奉献。
次日清晨,党员们驱车前往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纪念馆。在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纪念馆,大家通过参观“抗战堡垒、红色枢纽”史实展览,详细了解在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正确引导下,“洛八办”积极开展统战、武装斗争准备、掩护地方党组织、交通护送和情报搜集等工作,深刻领会“洛八办”在抗日战争胜利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所作的重大贡献,感受革命先辈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无畏牺牲的精神境界和为人民谋幸福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爱党、爱国的信念和信心。随后,在烈日当空下,全体党员在纪念馆广场的党旗前整齐列队。冯宗义副书记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党员干部面向鲜红党旗,高举右拳,庄严肃立,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字字千钧,表达了对党坚定不移的忠诚和信念,彰显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和意志。
活动结束后,党员们一致表示,将以此次红色教育为契机,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担当,牢记初心使命,自觉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恪守对党的承诺,把“学史力行”落到实处。
刘青霞故居
刘青霞故居,位于开封顺河区解放路刘家胡同1号,刘青霞即马青霞,马青霞(1877~1923年)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女志士。刘青霞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豫籍资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和社会公益活动家。她年少时期赴日留学,在此期间完成了向反满革命思想之转变,结识了孙中山和黄兴等革命者,并积极投身于匡救民族危亡的洪流中。她不仅积极襄助革命事业,还亲自投身于办报办学实践。她积极参加京津地区妇女要求参政的运动,并于1912年创办《女子白话旬报》(后改称《女子白话报》),以报刊为阵地,以至浅之言传至深之理,倡导男女平权,展现了近代巾帼心系天下、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巩固统一战线成果,1939 年 11 月,党中央在洛阳建立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诞生于危难之时的洛八办自成立便承担起了重要使命,情报工作、统战工作、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等都在此进行,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坐落于老城区的洛八办,在7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民居到“红色枢纽”再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变迁。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是中国共产党于1938年至1942年间,在国民党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洛阳设立的一个公开的统战机构,为我党开展对国民党军队上层统战工作、动员广大人民抗日等方面发挥了“抗战前哨、红色枢纽”的重要作用。为了铭记这段光辉历史,1985年,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旧址被开辟为纪念馆。
可以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
0574-87436666围海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9 浙ICP备1600132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